湖北视窗订阅

华中农业大学暑期实践团赴智苑社区:夏日养生与参观学习之旅

2024-08-12 09:18:30来源:阅读:-

2024年8月6日,华中农业大学暑期实践团在炎炎夏日里,怀着关怀与热情,前往武汉市东湖区智苑社区,开展了一场旨在关爱社区老年人的夏日养生活动。实践团不仅为社区老年居民普及了夏日养生知识,还带领他们进行了一次充满趣味的艾草锤DIY制作活动。随后,实践团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社区展览馆,深入了解了智苑社区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匠心雕琢活动方案

在活动筹备阶段,实践团成员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并进行线上调研,详细了解了智苑社区的基本情况。武汉东西湖智苑社区是由国有企业葛化集团进行棚改后建成的居民区,社区居民多为葛化集团及武汉化工二厂的退休职工,其中不乏独居老人和高龄老人。根据社区的这一特点,实践团成员经过多次讨论,决定在社区开展一场针对老年居民的夏日养生宣讲活动,并组织一场养生艾草锤DIY制作活动,旨在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确定活动主题后,实践团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明确各自分工,并认真学习了养生艾草锤的制作方法,为活动在社区内的成功开展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为活动做准备。和春光 供图

关爱长者,精心传递健康之道

活动当天一早,实践团成员便在华中农业大学集合,一同乘车前往智苑社区。到达社区后,他们发现老年居民们早已齐聚在共享大厅,相互交谈,热切期盼着活动的开始。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实践团成员为老年居民详细讲解了夏季养生的各项要点。成员们指出,夏季高温容易导致人体疲劳、口渴、多汗等不适症状,因此夏季养生应以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养心凝神为核心原则。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实践团成员从饮食、睡眠、锻炼及常见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健康建议,强调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以增强免疫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给老年人讲解夏日养生知识。 朱奕 供图

讲解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带领老年居民们开展了养生艾草锤DIY活动。成员们详细介绍了艾草锤的功效与原理,指出其通过轻柔拍打身体可以帮助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并具有抗炎和驱虫的功效。为使老年居民更好地理解制作过程,实践团不仅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讲解,还播放了制作艾草锤的短片并亲自展示一遍制作过程。紧接着,实践团成员为每位参加活动的老人分发了制作材料。老年居民们在实践团成员的协助和相互帮助下,开始制作自己的艾草锤。制作过程中,老年居民们与实践团成员相互交流,探讨夏季养生话题,同时也分享了各自的养生经验,并叮嘱实践团成员也要注意夏日健康问题。艾草锤制作完成后,老年居民们迫不及待地试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艾草锤,老年居民们互相拍打肩背,其乐融融。活动结束,团队成员离开时老年居民纷纷表示:“希望你们下次再来,我们啊就喜欢你们带领我们做这些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指导老年居民制作养生艾草锤。 朱奕 供图

共建温暖社区,打造新时代大院

紧接着实践团成员在智苑社区工作者的带领下,参观了智苑社区展览馆,深入了解了社区的发展历程和治理模式。展馆入口处的社区治理目标——“共建新时代大院般温暖社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讲解员介绍到,这一目标源于居民的共同愿望。智苑社区的原住居民大多是葛化集团的退休职工,他们曾在集团职工大院中生活多年,习惯了自由、融洽的邻里关系。然而,搬入新居后,钢筋水泥的高层建筑隔离了原有的亲密关系,居民们感到不适应,因此提出了希望在新社区内重现大院式温馨氛围的需求。这一诉求逐渐形成社区治理的核心理念

图为社区工作人员严浩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社区展馆 。朱奕 供图

图为智苑社区志愿服务客厅。黄福京 供图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还了解了智苑社区的抗疫历史、大院文化,以及其独特的治理模式。智苑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用居民议事五步法,充分尊重居民需求。社区内设有共享客厅,每栋楼的单元内都有供居民休息和交流的场所,由居民自行选举的“厅长”负责管理。这些“厅长”多为原葛化集团的班长或车间主任,深受居民信任,充分体现了小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特点。“智苑社区的共享客厅是其一大亮点,也是志愿社区最具代表性的名片”,讲解员介绍道。总书记曾在共享客厅停留时间最长,因为这里不仅是居民日常互动的重要场所,更是社区治理的重要阵地。共享客厅自2019年开始改造,最初仅是清理杂物并设置简单的桌椅。随着居民需求的增加,共享客厅逐步升级,配备了沙发、电视、电扇、WiFi等设施,并定期举办各类社区活动,成为居民互动和解决问题的核心平台。

与其说这次是实践团成员的社会实践,不如说是实践团成员与社区的“双向奔赴”。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团在向智苑社区的老年居民传递了健康知识和关爱的同时也在社区中汲取了宝贵的治理经验与浓厚的人文情怀。这种彼此间的相互学习与支持,赋予了双方更多的力量和信心。实践团成员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以这份珍贵的“双向奔赴”为动力,将所学所悟融入更多的社会实践中,为更多的社区带去温暖和活力,共同谱写新时代社区建设的新篇章”。

(通讯员黄福京 姜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