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视窗订阅

地方文化《武功山文化遗存》一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2020-12-09 14:46:06来源:阅读:-

近日,江西省安福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组织编纂的《武功山文化遗存》一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彩印刷。

“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日出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1637年到访武功山后,欣然提笔,赋诗为赞。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善男信女慕名而来,或探幽寻古、涉险猎奇,或朝仙修炼、焚香求嗣,一代接一代、一场接一场传颂着武功山的动人故事。

武功山的美,洋溢在大气雄浑的自然景观中。八百里武功横亘湘赣两省,地跨吉安、宜春、萍乡三市,主脉延绵一百二十余千米,自古同庐山、衡山比肩而立,号称江南三巨镇。武功山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 米,其独特的垂直地理分布,造就了多样的植被形态和雄奇的自然景观。在这里,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领略到半原始森林向低矮灌木过渡,再到一览无余的十万亩高山草甸,感觉从西双版纳一路走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饱览奇峰怪岩、幽泉飞瀑的壮美,期待朝看日出、夜赏明月的神奇,一展激扬文字、纵论古今的豪情。

武功山的魂,隽刻在长盛不衰的灿烂文化中。武功山儒、释、道交流演绎、融合共生,千年香火延绵不绝。相传武氏夫妇在此得道成仙,武功山由此遂名武公。葛仙真人在此炼丹,造就一方洞天福地。多少官吏乡贤在此祈福佑民,多少信众香客在此朝仙拜神,更有文氏竹居先生在此求嗣遂愿,成就一代英雄文天祥。葛仙坛、汪仙坛,鹤峰庵等众多千年道场遗迹,见证着斗转星移、雪月霜天。鹤峰庵山门楹联写到: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先古圣贤秉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修炼追求是何等执着坚韧,也让我们对武功山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添一份崇敬和景仰。

随着武功山旅游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武功山,了解武功山,膜拜武功山,使得这座拥有5A 称号的生态名山、文化名山更加名声大噪。为了让更多游客、更多人士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武功山的历史文化,县文广新旅局组织编篡了《武功山文化遗存》一书,共八篇、15 万字,对武功山金顶、图坪庵、箕峰、集云、九龙山、观音岩、羊狮幕等七处文化遗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介绍,作者王兴才先生广集史料、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并配以丰富插图,详实记录了武功山文化遗存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为广大游客了解武功山提供了品鉴帮助,也为业内人士研究武功山提供了史料支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多视角、多功能文化图书。

问道武功山,相约幸福里。神奇壮美的武功山欢迎您!

作者王兴才,1963年10月出生,江西安福县人,大学文化,教过书、做过乡镇干部,现就职于文广新旅局,出版过《大智石刻--镌刻在石头上的儒林传》一书。

出版机构

《武功山文化遗存》一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www.zgwh.cn)出版,中国文化出版社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综合性文化出版机构,主要出版文化、艺术、教育、科技、文史、卫生、经济管理等类别图书及各领域学术专著。本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华文化书局,1938年迁入香港,1955年更名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为中国文化出版社。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出版社历经风云变幻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秉承“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华繁荣”的宗旨,竭诚致力于祖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教育科技事业的不断繁荣,出版了数万种图书,业务范围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适应出版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编著者多元化的出版需求,经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批准,分别于2009年和2019年注册成立了旗下专业化出版机构——中国书画艺术出版社、当代文艺出版社,使中国文化出版社整体实力更加雄厚,业务分类更加精细,市场适应能力更加强劲。目前,中国文化出版社暨中国书画艺术出版社、当代文艺出版社已成为集图书编辑出版、书刊代理发行、书籍装帧设计、书刊排版印刷、国际刊号管理、文化艺术交流于一体的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机构。


猜你喜欢